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26 作者:小编 点击:次
一、档案信息化硬件设施
包括档案机房及数字化用房、档案数字化加工和存储设备、档案网络建设等。
(一)档案机房数字化用房
建设功能先进、运行可靠的机房,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设施。
档案馆机房一般应按照B级规范要求建造。档案机房可分为主机房、监控操作区两大部分。主机房布局应按信息系统功能及网络平台划分区域,各网络平台及区域配置相对独立,动力间应相对隔离并确保安全。
档案数字化用房一般应设在档案部门独立、可封闭的建筑内,配备符合安全需要的视频监控设备,档案暂存处、数字化加工工位、门窗等处应确保监控无死角,并符合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管理要求。
(二)档案数字化加工和存储设备
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用于采集或转换数据,包括:扫描仪、音视频数字化采集和转换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非线性编辑设备等。
档案存储设备是档案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的重点。档案存储设备可分为在线存储设备、离线存储设备、近似在线存储设备三类。
(三)档案网络建设
档案网络建设包括三部分:档案部门内部网、与其他政府部门连接的政务网、与互联网连接的公众网,实行三网隔离,构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网络。
常用的网络设备有网卡、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安全设备、调制解调器等。其中网络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
服务器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根据用途,可将服务器分为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
网络布线是构建网络系统、建设智能化档案馆建筑的物理基础。目前大多数智能化建筑采用的是综合布线系统(PDS),一般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6个独立子系统组成。
二、档案信息化软件建设
(一)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是以一定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具有“可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的冗余度低、数据的独立性高、数据实现集中管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等特点。
(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指档案机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子档案进行接收、整理、保存和提供利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应依据先进、实用、安全、发展的原则进行。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开放性和易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数据处理和检索性能。
根据国家档案局2017年发布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规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档案接收、档案整理、档案保存、档案利用、档案鉴定与处置、档案统计、系统管理、实体辅助管理等。
三、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建设原则
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
(二)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体系构成和主要内容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应当涵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可分为管理、业务、技术三个层面,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事业单位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安全等方面内容。
(三)我国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介绍
我国已陆续出台档案存储载体、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及机读目录著录、档案管理软件功能等方面的系列标准规范。
上一篇:
探索与发展:新时代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
下一篇:
一图读懂 | 档案工作的奖励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