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RFID系统与数字档案馆融合探索
发布时间:2022-08-17 作者:小编 点击:次
摘要:档案馆承献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其肩负着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与服务利用等多重功能。伴随新型信息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茶之势,档案馆不断谋求管理模式转型之路。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闸释了 RFID技术的概念,分析了 RFID系统与数字档案馆融合应用,旨在为我国档案馆智能化管理提供用借鉴与参考。
关健网:物联网+ RFID技术;数字档案馆;智能管理;融合
前言
近年来,面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检索率、时效性等需求的提高, 档案馆传统的档案倒排架、馆藏利用、清点与服务等业务流程及档案管理模式渐显乏力,难以适应现时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将RFID技术嵌入到数字档案馆工作中,将档案馆员从繁近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档案流通效率和工作效率。笔者认为,推行与利用RFID技术完成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与利用及传播是实现档案馆智慧化与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和归宿.从而保障档案信息化效能的提升。
1、RFID技术的概念
明晰与前瞻RFID技术的概念明晰。Radio Frequency I Dentification技术,简称RFID,中文为射频识别技术,它是物联网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借助无线信号的非接触式的自动传输识别技术,以其自动识别、移动获取、超越时空限制等特性和优势被广泛运用在社会和人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天线、 标签与阅读器是RFID技术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分别负责传递、存储、读取和识别信息。
2、RFID技术与数字档案馆的融合应用
2.1、传统的档案馆业务管理流程与管理模式
传统的档案馆采用的是传统手工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一段时间内满足读者的用户需求,但是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展现出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1)繁重的顺架排架使得档案管理员无暇顾及其他基础工作;
2)进行档案查找和馆藏档案清点时繁琐而耗时;
3)音像读物难以流通;
4)磁条容易消磁,防盗效果较差;
5)档案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较低,缺少人性化服务。
2.2、在档案馆嵌入RFID技术的运用
RFID技术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明显优势在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信息存储量大、无线通信读取方式先进快捷等诸多优势,同时,RFID技术可以缓解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压力,使档案管理员从繁琐而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基于RFID档案智能管理系统,将档案定位与导航、门禁系统、标签典藏、排架与盘点平台、自助借还档案以及档案服务工作站等系统软件整合与优化,推动个性化的档案服务方式,实现快捷而高效的档案馆业务管理模式。
2.2.1、档案区域定位与导航系统
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RFID前端技术可以完成对档案资料位置、格式、数量、内容等信息进行标识,对文献属性加工,识别设备读取标识信息,RFID技术将档案上的电子标签扫描后,通过电子标签对档案区域进行定位,中央服务器负责核准信息,将允许阅读的档案信息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进行转码之后通过物联网和用户的端口实时进行页面导航,就可以获取档案的名称与编号等,实现人与档案、档案与档案之间的智能感知,方便读者自助查找。
2.2.2、档案库房门禁智能系统
首先,RFID系统通过扫描借阅者的个人信息,由此掌控每日来馆数量、进出馆的时间等情况,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做好档案馆的档案资源配置和共享,优化业务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门禁智能系统能够起到安全防控的作用,RFID系统生成数据上传到档案管理系统后,当利用这些带档案履行借阅手续后,门禁会智能感应识别信息,若有特殊情况,门禁系统会自动报警,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
2.2.3、RFID标签精确典藏
传统的档案入库主要是以档案管理员人工操作为主,容易出错并且时有录入档案数量与档案不符合的现象,给档案资料的维护与管理带来极大不便。RFID作为流通管理介质增强了馆藏档案的精准性,成功地完成档案剔除、档案移位更改、新档案入库等“一站式”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传统“应然”馆藏管理模式向现代“实然”馆藏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步伐与工作效率。
2.2.4、自动排架、分拣和盘点
RFID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档案排架方式,它使得档案馆的排架方式更为方便灵活,打破了档案馆楼层等时间与空间的界限,通过RFID标签精确典藏定位的功能,有效地解决档案排错架、放乱架的问题,手持射频识别阅读器可以快速读取十个以上的文献标签,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计算机上,计算机系统可以快速地感知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确保档案信息的排列与分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5、自助借、还档案功能
RFID技术实现了档案馆全天候的服务功能,例如,开学季、考研季等借档高峰,档案馆需要借阅排队等候,RFID技术缓解借阅的高峰,在整个档案借阅和归还过程中无需人工辅助,高校用户完全可以受过自助服务机操作,还可以了解档案超时以及延时等情况,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兴趣,提高了档案资源利用效率。
2.2.6、推送“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服务对象的类型与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高要求。因此,档案馆应从用户需求出发,革新传统档案馆较低层次的“族群式”分众服务,进行用户实际需求分析,细划用户类型,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进而开展分众式的档案利用服务。RFID技术的感知范围不仅包括档案信息,还包括时间、地点、用户状态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物联信息。通过对用户在移动档案馆中的行为轨迹、服务需求进行预判,发现用户的喜好,尽可能地还原移动档案环境下用户的行为模式、档案利用需求等,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打造“私人定制”式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3、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档案馆智能管理创新路径
RFID技术拓展与创新了档案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优化了档案馆的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以RFID技术揣测人心,以网络服务大众,使得档案馆服务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也是档案馆的未来主流发展方向。
3.1、注重系统工程呼吁统一标准体系的出台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难题,所以在RFID技术嵌入档案馆的管理过程中,也面临着RFID技术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呼吁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和标准体系的统一,档案馆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设备供应商,立足本馆实际,审时度势,进行缜密的系统转换,科学规划谋求创新发展。
3.2、增强技能培训提升档案馆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和档案馆员队伍。档案馆制定培训计划要与本馆的实际相契合,努力打造一批层次结构高、梯队合理、素质过硬的档案馆员梯队,在RFID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不要求档案馆员懂得RFID技术的运行原理,但是需要档案馆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RFID技术系统,深度挖掘档案馆藏信息资源。其次,档案馆应当定期组织馆员培训,邀请校外专家或者档案馆学教授莅临学校进档案信息化与档案馆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激发档案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将档案发展规划与档案馆馆员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全体馆员的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档案馆融合RFID系统实现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RFID系统与数字档案馆的结合,有利于推动传统档案管理向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迈进,能全面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及效率。故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价值,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水平,熟练操作RFID技术下档案智能管理系统,从而推动档案管理的长足、稳定发展,将档案数字化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杨玉梅,黎仁国.基于RFID物联网的档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档案学研究,2012(04).
[2]王璐瑶基于RRID技术的实体档案管理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2018(02).
[3]石剑文.“互联网+”视对下高校数宇档案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9 (12).
[4]田伟,蒋冠.基于OFD标准的高校档案资源“数据化”,策略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9(09).
上一篇:
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与保存
下一篇:
我国专业档案馆工作概况